哲學重視事物的原因,而不只是著重於正在發生的事物本身。每件我們看到的事情,其原因都來自於我們看不到的——也許根本無法以肉眼看見,或是我們沒有看見正確的方向。從哲學的觀點,外部的情況是源自我們的內在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想如何思考和理解事物,以及這些將導致——我們如何做出反應。
我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能夠維護我們內在健康的工具。在面臨充滿不確定性的挑戰時,它們能夠強化我們的內在力量與韌性。
1. 面對新聞的方式了解社會上正發生著什麼事,這點很重要,特別是在外在環境變動強烈時,更讓我們有種必須每刻掌握最新資訊的急迫感。然而,我們也必須考慮到,若將自己過度暴露在新聞中,可能會製造出更多且無用的焦慮。每天從可靠的來源更新一次最新消息即可,並注意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新聞上,因為新聞往往是以重複的方式,放大生活中的負面部分。
2. 選擇好的閱讀內容一天之中,我們可能有很多時間都在看著3C螢幕,偶爾安排時間閱讀紙本書籍,能讓我們的雙眼和內心從過多的資訊中,回到比較穩定、確實的狀態。網路上的資訊很多,經常有訊息視窗彈出,吸引我們被動的接收外來訊息;而閱讀書本能讓我們練習專注,主動以自己的想法和經驗連結書中內容。我們也能帶有意識選擇讓自己感到比向、有積極意義的素材。
3. 讓身體保持活動維持運動習慣不只對身體好,也對心理狀態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們太久沒有活動身體,腦袋容易變得僵化,讓人更不想動,造成惡性循環,還有可能引發心情低落或是疲憊感。適當的身體活動、在新鮮空氣中散步,讓新鮮空氣在身體中流通,並刷新我們的身心,那會對我們的情緒、能量很有幫助。
4. 做手工或勞動另一個保持活動的方式,是用我們的雙手或身體做實際的工作。可以發展一些興趣,例如手工藝、編織、畫畫等;或是把握時間完成拖延已久的居家清潔、修繕工作。身心互有影響,因此透過身體勞動,能夠連帶淨化我們的內心。當一件事讓我們同時使用到身體、能量、情緒、想法,讓我們身心不同部分都活動到,會讓我們各個部分更有連結與和諧。
5. 幫助有需要的人這個工具很特別,而且意外有效果,因為它能讓我們稍微「忘記自己」。給予我們的家人、身邊的人多一點關注,也許是平常沒注意到,但可以幫上一點忙的舉手之勞,小小的關懷就能讓人感受到彼此內心的光。因此請發現一些你能為他人做的事情吧!不只是病毒和疾病會傳染,仁慈和善意也是會傳染的。
「我們應該每天接觸那些讓我們回復尊嚴、讓我們感覺更偉大、更好的『美麗』。」——新衛城哲學學校國際執行長Delia Steinberg Guz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