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筋急轉彎2》中發現哲學觀念(無雷分享)
7/15/2024

從《腦筋急轉彎2》中發現哲學觀念(無雷分享)

作者:林梵音
照片:Domingo Alvarez E on Unsplash

回想一下,今天的你,經歷過或正在經歷哪些情緒呢?

這次想與你分享最近的皮克斯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2》,幾個可以與哲學連結的地方。(以下無雷)

四種新的情緒(焦慮、羨慕、羞愧、倦怠)在主角進青春期後出現,對比出原本的五種情緒(快樂、悲傷、憤怒、驚嚇、厭惡)是人從小自然就有的。長大的過程,我們學習了許多知識和能力,有了競爭和比較,漸漸不再像孩子那樣,情緒是活在當下的單純展現。

這可以連結到一個古印度的哲學觀念:Rajas、Tamas 和 Sattva。《薄伽梵歌》中譯本翻為「憂性(Rajas)」、「暗性(Tamas)」、「善性(Sattva)」。「憂性」與「暗性」就像是天平的兩端,「善性」在中間。

憂性是「太多」,因為想要達到某樣結果,或得到他人認同,動機是來自於他人和或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變成做什麼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得到別人肯定,容易變得極端和走火入魔,也容易和人比較、嫉妒他人。

而暗性是「太少」,什麼都不想做,不想努力,或丟臉想消失不見,不敢想像別人會怎麼看我,一定認為我很糟,那就躲起來,什麼都不做就不會出錯了,是另一個極端。

當在「憂性」的狀態過度努力後,卻沒有得到預期結果,就很容易物極必反,彈到「暗性」那一邊的極端,變得消極厭世。

在這兩種極端狀態,使人失去平衡的「善性(Sattva)」(也可想像成「中庸」或「活在當下」)。

然而,不論是原本或新的情緒團隊,每種都不能決定主人是怎樣的人。他們是主人的工具,在需要時使用,每種情緒都是為了幫助主人,但主人不是那些情緒本身,也不需要被任何一種操控。

那麼,會不會其實在人的內在,還有一個真正的領導統御者?不在「情緒」的層次,而是可以將不同情緒、自我意識整合,讓一個人的不同面向合一的角色。那會是什麼部分呢?

也許我們都有一個「更高的意識」,它非常抽象,如果我們可以多接近它、認識它,我們會更認識真實、完整的自己。

這是在哲學中,我們說「認識自己」的意思,認識我們更高層次的意識。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