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城市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商場」(史特拉波,《地理志》)。 它是一個真正的國際中心,吸引了數個世代以來最優秀的學者、哲學家,詩人和發明家;聚集了埃及人、希臘人、猶太人、巴比倫人、波斯人、高盧人、腓尼基人和羅馬人。 他們本著寬容的精神,努力的發展與傳承遠古世界的知識和文化,包括有數學、天文學、占星術、煉金術、光學、醫學和解剖學,語言與文學、地理、哲學和神學。
這座城市叫亞歷山卓(Alexandria),其輝煌的歷史始於一位非凡人物的夢想: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在亞歷山大(Alexander)的命令下,這座城市的雛形可追溯到公元前331年地中海沿岸的羅哈克提斯(Rhakotis )。 但是,亞力山卓城的建設主要是亞歷山大的兒時玩伴、密友和高級將領托勒密(Ptolemy)的指導下進行的,托勒密後來成為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第一位統治者與法老王—托勒密一世(埃及人稱他為救世主),該王朝最終復興了埃及,並將古埃及的文化遺產傳承到新的歷史世代。 亞歷山卓(Alexandria)成為埃及的首都,是一個融合了埃及和希臘,孕育而生的新穎又獨特的希臘化城市。
托勒密二世費拉德普斯( Philadelphus ,公元前283-246年)和托勒密三世厄爾格提(Euergetes、公元前246-221年)持續建造和發展這座大都會。 他們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行政管理和商業中心,使它發展成為融合各國智慧和人文的搖籃,儘管經歷了政治、經濟或社會動盪,即便數個世紀過去,它依舊持續不斷的豐富著這世界。 這座大都會搖籃的中心是亞歷山大博物館和亞歷山大港的塞拉潘(塞拉皮斯神殿),兩者都有圖書館,而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本館是前者的一部分,較小的分館則是後者的一部分。
托勒密人積極的將全世界所有神聖的、哲學的、科學的和文學的作品聚集在他們的城市中(甚至可以在那裡找到來自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文獻)。 在他們不遺餘力地收集與奔走之下,該圖書館的藏書估計約為70幾萬個捲軸(1個捲軸= 2000行)。 這些收藏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內容。 除了大量的作品外,它還設有演講廳、會議室和花園,並且與博物館(研究機構)一起構成了名副其實的思想聖地,並且是許多古代思想名家們的故鄉。
在博物館工作的成員有豐厚的薪水,免費的食物和住宿,而且免稅。西元前3世紀,出生於昔蘭尼的數學家厄拉托西尼發明了用來找出一定範圍內所有質數的方法(厄拉托西尼篩法The Sieve of Eratosthenes),他還計算了只有微小誤差的地球周長,以及設計出經緯度系統來繪製精確的世界地圖,並撰寫了希臘的第一個年代史; 來自古希臘薩摩斯島的阿里斯塔古斯(Aristarchus)是史上首位創立日心說的天文學者。 還有相傳中,阿基米德研究並發明了「阿基米德螺桿式抽水機」。 幾何學之父亞歷山卓的歐幾里得(Euclid)寫下了他的《幾何原本》。 愛菲索斯的澤諾多托斯(Zenodotus)首位教註荷馬史詩與編篡古希臘抒情詩人的典籍。 卡利馬庫斯(Callimachus)製作了長達120卷的《書的表冊(Pinakes)》,他將館藏所有的文學作品加以分類,並且按照年代或字母順序排列。 這一切,都是在這裡發生的。多年以後的羅馬時代,因為這座圖書館中積累的大量知識而有許多實用的發明,包括第一台蒸汽機、自動販賣機的概念原型,甚至有海底工程的混凝土使用。
博物館還進行了許多其他重要的工作,包括埃及語、希伯來語和其他語言的大量翻譯本,對基督教產生了很大影響的哲學研究,並產生了一批新柏拉圖主義者。博物館真正實現了它的象徵意義,一個讓繆斯女神可以充分啟發人們對文學、科學和藝術發展的地方,並實現與激發了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且使文明得以蓬勃發展。
博物館所有成員承襲了亞歷山大這帝國首位的統治者的意志、天賦和慷慨大方,進而擴大了知識的界限和人類精神的可能性。 可悲的是,它的許多遺產被毀,直到16世紀才得以重建。 如果能在寬容與智慧的情況下改朝換代,亞歷山大大帝所恩賜的亞力山卓留存至今,那麼世界現在會是什麼樣的面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