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這個問題正在困擾著全人類。
擔心是一種焦慮的情緒,它源於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反反覆覆地思索。這種情緒是人們無法掌控心智運作的表現,它帶來的後果包括疲憊、精神恍惚和無法活在當下。
沒有人願意擔心,然而弔詭的是,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如果我們不擔心,那就意味我們不在乎,或是我們正在忽視未來可能發生的失敗。
因此,停止擔心的第一步就是去實踐最基本的哲學原則:認識自己。這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是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必須承認我們對自己內在心智的瞭解真的不多。
當一個人得到一個新的工具,無論是智慧型手機還是鑽頭,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去瞭解這個工具的機制,學習如何操作它,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控制它。
不幸的是,我們似乎沒有像學習使用其他工具一樣努力去學習如何運用我們的心智。我們只是隨意打開開關,讓心智自動運作,並且假設我們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達到最佳結果。
結果呈現的是,我們的心智所發出的是一片雜亂無序的音符,而非原本可能創造的美妙樂章。
在過去,許多文明並非專注於科技的發展,而是致力於探究現實和人類本質。這些文明將心智視為一個複合元素,擁有多樣化的特質,有些是積極的,有些則是消極的。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將心智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即較低層次的心智和較高層次的心智。以佛教密宗為例,這兩個不同層次的心智被稱為Kama-Manas(慾望之心)和Manas(純淨之心)。
擔心是一種與生存息息相關的本能機制,與欲望緊密相連。我們之所以感到擔憂,是因為我們的欲望,無論是期待某事發生,抑或是期待某事不要發生。這是一種經歷了人為加速過程的結果;我們透過餵養一個令人不安的念頭,並且幫助這個念頭不斷擴散與增生,直至這個令人不安的念頭支配我們的心智。這是我們對身心的一種施暴與折磨。
為了控制較低層次的心智,我們需要喚醒較高層次的心智-也就是與智慧相關的Manas。Manas起源於動詞「elegir」,意思是「選擇」。因此,根據這個詞源,智慧即是明智地選擇。當我們的智慧得到發展,我們就能夠辨識那些對我們和他人有幫助、有成效且有益的想法,也能夠區分那些由欲望驅使、自私、破壞性且不必要的想法。
智慧也幫助我們更好地實踐斯多葛學派的古老教義,特別是愛比克泰德的啟示:他鼓勵我們分辨「可以掌控的事情」和「無法掌控的事情」。這項極具實用價值的練習能夠幫助我們審視所擔心的事情,並且評估是否有可能改變它或影響它。若是有可能,我們就應該積極行動,創造一個正面的結果。行動往往是治療焦慮的最佳途徑。
然而,如果情勢無法改變,那麼擔心將毫無意義,因為它不會帶來任何幫助。
如果擔心已籠罩我們,改變所處的環境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方式。為了緩解身心不適,我們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活動,最好是在積極健康的氛圍下進行。例如:在大自然中散步、與朋友交談不同的話題、沉浸在優質的書籍中、聆聽撫慰心靈的音樂、或是進行任何讓我們的心智得到片刻安寧的事情。
也許最終,我們能夠提升自我意識,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事物。